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

2012年夏季天灸療法消息

天灸療法是怎麼一回事?



中醫認為天人是合一的,因「三伏天」是一年中最炎熱、陽氣最旺的日子,加上人體陽氣旺盛,皮膚腠理完全開泄。此時選取特定穴位,使用一些名貴中藥調作膏劑進行穴位敷貼,藥物會滲入經絡直達病處,達到扶正祛邪效果。因其治療簡易,療效卓著,天灸療法近年來在香港極受病患歡迎。



在傳統農曆上「三伏天」是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天、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天、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未伏天。我的醫療經驗發現,三伏治療後,再在未伏數後一個庚日(稱作「伏後」)加上一貼,療效更佳。因氣候變化有關,現在的夏季時間延長了,也向後推移了,所以本人一般以四貼為一療程



天灸療法的適應症與禁忌:



適應症:凡有呼吸道疾病如哮喘、支氣管炎、喘息型支氣管炎、慢性支氣管炎、過敏性鼻炎、經常感冒者(包括兒童)、慢性腎炎慢性結腸炎、頸肩腰腿痛、過敏者等。對兒童反復長期咳嗽,反復呼吸道感染,平常虛弱多病而體質偏寒等有良好的治療效果。



禁忌症:急性疾病發作期、發燒、咽喉發炎、一歲以下幼兒、孕婦、肺結核、嚴重心肺功能不足、皮膚敷貼外用藥物容易過敏者等。



貼灸後注意事項: 天灸治療後皮膚會有發熱感,貼藥後皮膚出現紅暈屬正常現象,可外涂皮膚軟膏以減緩刺激,如貼藥時間過長引起水泡,應保護創面,避免抓破感染,搽燙傷軟膏,戒食易化膿食物,如牛肉、燒鵝、鴨、花生、芋頭、豆腐等。偶出現皮膚過敏者,可搽抗過敏藥膏,並戒食魚蝦、生雞等易致敏食物。



2012年夏季天灸貼藥日子(公歷):



第一次: 7月18號(週三)

第二次: 7月28號(週六)

第三次: 8月 7 號(週二)

第四次: 8月17號(週五)



天灸以指定的日子效果為最佳,如果有人錯過了以上日子,也可以在四個庚日的前和後10日另作一次治療補回,即7月8 日及8月27日。此外,冬季可再做一個名為三九天灸的加強療程,即冬至起每隔12日共做3次治療,,治療效果更佳。



註冊中醫師:譚寶能

門診請先來電預約 電話:2776 6522